1.拓展培训师必须坚守的四大安全原则
拓展培训讲求的是更多的户外体验,这就对学员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离开教室,当书本变成上升器等工具的时候,安全隐患随之而来。为了消除隐患、降低风险,培训师必须坚守以下四大原则。
1)双重保护原则。
课程设计时所有需要安全保护的项目,都必须进行双重保护演练,其中任意一种保护方法都足以保证学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。
例如:在做信任背摔时,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要有双重保护。当学员爬上背摔台后,培训师一定要将他带到保护架内,直到他背靠保护架站稳,确认下方学员都思想集中时,培训师才能允许开始背摔。即培训师和下方学员双重保护都到位。
2)器械备份原则。
任何需要器械保护的项目,所需器械至少备份一套。
例如:进行空中单杠时,需要在单杠的前后方各打一个保护点,两条独立的保护绳各自连接一个主锁,同时,如安全带、头盔等装备也要备份1套。
3)多次复查原则。
所有安全保护器械均应合理使用,完成后必须再复查一遍。操作中部分保护点要多次检查,消除操作失误的可能性。
4)全程监护原则。
培训师要对项目进行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全程监护,将任何隐患都消除在萌芽之中。
2.拓展培训没有批评
只有激励激励是指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,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,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、引导、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,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性活动,被认为是“最伟大的管理原理”。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范畴,管理心理学把激励看成是“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”。激励水平越高,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和满意度也越强,工作效能就越高;反之,激励水平越低,则缺少完成组织目标的动机,工作效率也越低。 拓展培训正是一种注重激励的教育方式,在拓展培训中,没有批评只有激励。培训师适时、适当地激励学员,能使学员更主动地投入到场目中。培训师在项目操作中,要明确以下三点,才能做好激励,否则就可能成为盲目的鼓励或者对要求的放松。
1)目标难易适中。
目标应该具有较高难度,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调动起人的奋发精神,因而激励作用不大。当然,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会使人望而生畏,从而失去激励作用。因此,应把目标控制在既有软大难度,又不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这一水平上。
比如,对于体重较重的学员,在攀岩时,无须强求其攀完全程,也不要在他第一次想要退下的时候就允许他退下,而是应该在他一而再再而三要求不爬时才允许他的要求。
2)目标的明确性。
目标应明确、具体,诸如“尽量干好”、“努力完成”等笼统空泛。抽象性的目标,对人的激励作用不大。而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。
可以使人明确奋斗方向,并明确了自己的差距,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激励作用。比如,在天梯项目中,培训师可以鼓励学员再爬一层,给他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--再爬一层!
3)目标的可接受性。
只有当学员接受了目标,并与个人目标协调起来时,目标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功能。为此,应该让学员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,这比由管理者将目标强加于职工更能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,可以使学员把实现目标看成自己的事情,从而提高目标的激励作用。
比如,在做求生墙时,培训师可以询问学员:“你们觉得几分钟能完成任务?”当学员说出一个时间时,培训师根据经验,酌情增减时间。
3.分享阶段的技巧
首先,要讲一下分享的三种方式。
1)圆桌式。一般采用轮流发言与随机发言相结合,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。尤其是在课程的最初两个项目,要保证每个学员都有机会发言。第一个发言人可以由最先完成任务的人开始,或者困难最大的那个人开始,然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下去。每个学员分享完之后,大家都要鼓掌激励。
2)引导式。按照项目设计理念和学习目的,培训师可以进行引导或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,就项目中突出的难点、重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。
3)讲授式。从项目本身出发,然后引向相应的学术理论,讲授其相关亮点,让学员对理论产生兴趣,从而引发自主的理论知识学习。
其次,再探讨一下分享的四个原则。
1)即时性。一个项目完成之后,应该立即进行回顾分享。由于项目刚完成时学员还沉浸在项目进行的氛围之中,情绪往往还很兴奋,会有很多的想法。在此时进行回顾分享,正是“趁热打铁”。
2)主题原则性。每个项目的完成,都依赖一种主要的理念,如合作、如打破思维定式,同时也需要其他方法的辅助。在分享时,培训师应引导学员突出核心理念,挖掘核心理念的内涵。
3)联系实际原则。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工作和生活,因此,如何让拓展培训项目的操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,是培训师引导的重点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,千万不要在项目本身的完成方法上纠缠不休,而要跳出项目本身,眼光放远。
4)不作定性评价。对于学员分享的内容,培训师不作“对”或“错”的评价,而是鼓励学员畅所欲言,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。
综上可见,在分享环节中,培训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员、启发学员,换言之,此时培训师应该做好一名穿针引线者的工作,而不是以培训师为中心展开的一场课堂教学。那么,什么是引导/启发教学?
如何做好引导/启发教学呢?
启发式教学,就是根据教学目的、内容、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,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、培养能力,使学生租极主动地学习,以促进身心发展。这里要着重说明,启发式教学不仅教学方法,更是一种教学思想,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。
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。他曾论述: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。”这里“愤”意为发愤学习,积极思考,然后想把知识表达来:“发”意为开其意、指导:“悱”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,使其清楚。对培训师来讲,应该通过自己的因作用,调动起学员内因的积极性。
启发式教学,对于培训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,把知识转化为学的具体知识,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。培训师的主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。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极性。
长春拓展训练公司哪家好?敬请关注长春道博拓展,了解更多关于长春拓展训练、长春团建活动、公司团建游戏、户外拓展训练、户外拓展基地、团建场地、团建游戏等内容!
- 上一篇:拓展训练中如何匹配拓展训练项目
- 下一篇:拓展训练中启发式教学的四大特点